「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鉴水之滨。8月16日,高州市委召开十三届十五次全会,市委书记王土瑞代表市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会议提出,主动对接、主动支持、主动服务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奋力推进高州高质量发展。
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是中央高瞻远瞩、一手缔造的改革开放典范,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州而言,积极主动对接和融入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是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的政治担当,是正确把握新任务和新要求的政治自觉;同时,融入两个合作区建设,更意味着搭上了加速发展的“顺风车”。
重大历史机遇当前,高州应如何把握?融入两个合作区的基础和底气在哪?全会指出,要迅速行动起来,全面深入学习把握两个合作区建设的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和政策要点,立足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产业基础,紧紧围绕“合作区所向、合作区所需,高州所优、高州所能”,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高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南方日报记者杨建雄通讯员高再武
产业对接积极探索产业共建新模式
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地带,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产业、科技、金融、服务等方面,都将对高州发展产生强烈的辐射带动作用。
对此,全会报告提出,高州要主动承接两个合作区的产业转移,积极探索产业共建新模式,通过提供产业配套、设施互补和发展腹地,提升高州产业集群发展能级。
在产业发展上对接融入两个合作区,高州优势几何?
根据省“一核一带一区”功能定位,高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纳入“一带”区域政策延伸适用范围。目前,农产品加工、金属制品、轻工纺织、医药健康是高州四大工业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4.3%。聚焦实体经济,高州持续加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推进“一园多区”建设,抓好招商引资,加快项目落地建设,牢牢抓住产业发展不放松。
近年来,高州产业平台日臻完善,发展思路日渐清晰。作为高州工业的主战场,金山工业园当前正在开展园区综合整治工作,逐步淘汰落后产能,积极盘活闲置土地。“我们正准备与深圳一家生产机器人手臂的企业进行洽谈,争取引进我们园内。”金山街道党委书记吴小红介绍,园区正准备盘活加工区的亩土地,引进中高端产业,这将让传统优势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勇担新使命、勇做急先锋的高州,先行先试有基础、有底气。
今年,高州入选全国“百强县”榜单,位列第85位。截至7月,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69亿元,招引超千万元项目67个,总投资.9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3个,总投资42亿元。广药王老吉粤西生产基地、生命一号大健康产业园、海王医药健康物流园、领创国际博览城等一大批项目正加快建设,元天水产品加工项目已进入试产阶段,协鑫燃气项目已建成投产。在今年的高州荔枝全球品鉴会暨乡村振兴产业招商大会上,高州一举签约项目17个,总投资金额达96.3亿元。
企业青睐高州,也源自高州优良的营商环境。当前,高州已建立了规上工业企业档案,落实了服务官制度,常态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在“放管服”改革方面,高州立足企业、群众需求,各部门将政务服务依申请事项的总体办理时限,在法定时限的基础压缩了一半以上,由年57.26%的压缩率提升到现在的92.12%。今年,高州开展为期一年的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大大提升了群众和企业的办事便利度和满意度。
如何赢得产业对接融入两个合作区先机?此次全会明确,接下来高州要创新招商方式,加强项目包装,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和两个合作区的产业外溢,引进更多新项目新业态。在项目引进方面,将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确保让“好马吃好料”。
市场对接不断扩大优质农产品供给
作为我省农业大县,高州的荔枝、龙眼、生猪、家禽等农业产值一直居全省前列。水果、禽畜、蔬菜等农产品持续畅销两个合作区乃至整个大湾区。
全会报告提出,要瞄准这个庞大消费市场,不断扩大优质农产品供给。根据两个合作区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大宗农产品品种,推进绿色化、规模化生产,并谋划和建设一批商品集散和分销中心,更好地连接生产端和销售端,打造两个合作区的“果盘子”“菜篮子”“肉铺子”。
立足特色优势资源禀赋,高州正不断整合农业资源,为发展注入动能,让产业保持欣欣向荣之势。
抓龙头。国家级大唐荔乡田园综合体、国家级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省级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龙眼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抓品牌。通过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和大宗农产品销售体系建设,全市现有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8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5个,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19个。尤其是,连续两年中国荔枝产业大会在高州召开,打响了高州荔枝品牌,今年荔枝实现销售金额20.7亿元,高州荔枝品牌价值达到.2亿元,成为全省荔枝“最有价值区域公用品牌”中首个突破百亿元的品牌。
“链”是今年茂名经济发展的关键词。早在年,高州就已谋划做好“链”文章,通过引进温氏、京基、海大、德康等大型集团,建设总投资58.2亿元的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主动谋划部署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并打造从饲料到养殖再到加工的产业链,促使生猪年出栏量一下子实现翻倍增长,牢牢稳住百姓的“肉铺子”。
瞄准两个合作区庞大的消费市场,高州还将在全域旅游上发力。全会提及,要加快推进大唐荔乡文化旅游区创4A级旅游景区,建设民宿景点,发展全域旅游,加强在大湾区城市的旅游宣传推介,吸引外来消费。
近年来,高州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风貌提升,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成果颇丰:分界镇、石鼓镇合丫埒村分别荣获全国文明镇、全国文明村称号,根子镇元坝村获评“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宝光街道丁堂村获评“广东贫困村创建名村”,分界镇杏花村被评为茂名市县域发展最满意的“城镇和乡村建设”。
今年,高州按照“县一片、镇一村、村一组”的工作思路,全面启动高州市乡村振兴大擂台工作,推动各镇街积极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茂名乡村振兴示范带“精彩里”高州段建设扎实推进。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检查验收考核中,高州位列粤西片区第一名。
可以预见,“两个合作区”建设机遇下,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辐射的腹地,高州在融通资源、打通消费市场等多方面前景光明,未来可期。
交通对接努力构建外联内畅交通体系
主动对接融入两个合作区,高州同时加快构建外联内畅的现代化综合交通大网络,更好地接受大湾区辐射。
全会报告明确,将把重点放到打通外联两个合作区的大动脉、提升通达水平、进一步缩短时间距离上来,积极主动加强与国家、省有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争取高铁和更多的高速公路经过高州、在高州设更多出入口。在提升外联水平的基础上,加快完善县域路网,构建内畅的交通体系,为对接融入两个合作区创造更好条件。
近几年,高州在完善路网方面下了不少硬功夫。去年,云茂高速高州段主体工程贯通,完成省道S线东岸至长坡段、省道S线长坡至新垌段、省道S线石仔岭至金山段、省道S线镇江至石鼓段、省道S线荷塘至城区段、省道S线云潭至黄岭段等10条省县道改造或新建工程,完成“四好农村路”决胜攻坚任务公里,获评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高州市委副书记邓向明认为,无论是对接融入两个合作区,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精准招商引资,解决好交通问题,无疑是先锋开路。
今年来,高州大力推进“建好规划路、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工程,力促城市道路外达内畅,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当前,由高州市主要领导挂点督导的府前南路、永青大道二期建设正如火如荼推进。
府前南路是高州市城南新区规划进出城的主干道,是城市扩容提质的重要通道。永青大道二期(站前路至高水路段),以永青大道一期与站前路相交为起点向南延伸,以永青大道与茂高快线(九龙湖商住区)相交为终点,是高州城区的一条连接南北交通的城市主干道。可见,高州以交通道路为抓手,在扩容提质的同时,还拉动乡镇搭建交通互联网络。
此外,高州还加快推进省道S线南塘至镇江段、省道S线云潭至义山段路面改造工程,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争创国家级示范县。
对于高州而言,主动融入两个合作区建设,还是扩大优势、实现振兴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战略部署。此次全会提及,要借力两个合作区建设,乘势推动高州新一轮改革开放,以“小切口”带动大变局,全力以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科技创新上对接融入。两个合作区分别处在广珠澳、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的关键节点,在全省科技创新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要积极引导企业强化与合作区乃至整个大湾区的国家实验室、科研院校、科技企业的创新合作,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在生态服务上对接融入。准确把握高州作为“一区”区域政策延伸适用县的功能定位,全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观光休闲、康养产业等新业态,为两个合作区提供高品质的生态产品和康养服务。
——在改革创新上对标对表。学习借鉴他们在改革创新、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着重从市场准入、产业准入、政务服务、产权保护、政策支撑等方面建立健全面向大湾区的政策体系,着力完善承接产业转移、开展产业共建的政策、服务平台,形成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开放型市场机制和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