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阳西深耕医共体服务大健康广东医改十年系列 [复制链接]

1#
国内成立最早的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6122080.html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11月8日,立冬的北京已经冷了下来,阳西县委书记孙波的心里却是火热的。当天,阳西(北京)招商会在北京举行,现场签约25个项目,为这个滨海小城带来一次新的发展机遇。

“阳西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创城、振村,招商、提质,治污、扫黑,强基、惠民’八大行动。”孙波在致辞中介绍,阳西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事业得到空前发展。他特别提到,阳西县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获批全省唯一的医保支付方式综合改革试点,深化医改取得阶段性成效。

▲11月17日,阳江市委常委、阳西县委书记孙波在第二届中国(广东)卫生与健康发展峰会暨广东医改十大创新典型发布会上分享医改经验

被逼出来的改革

早在一个多月前,阳西在县域医共体建设领域的探索已经被推向全国。年9月10日,国家卫健委连续第三年在广东召开医改工作新闻发布会,推介广东基层医改经验。会上,阳西县县长谭忠健介绍了阳西县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经验及做法,并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

阳西,一个面积不到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到50万人的小县城,却率先在县域医共体中闯出了大名声,同时也收获了老百姓的称赞。

“以前我们都去阳江看病,一来一回一整天,不仅辛苦,花费也多。”因为胸闷入院的张伯说,不久医院做了介入手术,看病、化验、手术、拿药一条龙,省钱省事,“有时候毛病大一些,县城还有省里来的专家。”

几年前,陈伯的这种幸福感和获得感还如同空中楼阁。长期以来,阳西县整体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滞后,无法满足群众的看病就医需求,有时街头有救护车的警报声响起,车轮奔驰的方向不是县城,而是阳江甚至高州,一些脑梗、心梗患者甚至要送到广州做手术。

群众的选择最终反映在数据上,年阳西县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不足70%,乡镇卫生院病床空置率甚至超过50%,年阳西县域内住院率还不足70%。

为了满足居民对健康不断增长的需求,阳西县一直在寻求破解之路,通过改革提升县域内整体医疗卫生水平。年底,阳西县召开第八届第一次党代会,部署“四个二”重点任务,要求医疗卫生工作要打一场翻身仗。

命令下达的同时,东风徐来。

先是年初广东省启动亿强基层项目,在其中的重点项目——47家乡镇卫生院升级建设项目中,阳西县儒洞镇中心卫生院拿到了一张入场券。阳西县还抓住这次强基层机会,争取了不少支持和发展空间,比如把全县所有卫生站纳入标准化建设,建设经费从20万提高到30万,在硬件建设上做好了准备。

几个月后,广东省发布加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方案,要求在15个地市每个市挑选一个县启动医联体试点,鼓励其在领导体制、资源和服务整合、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探索,每个县补贴万元。此前已经有所准备的阳西县委县政府主动请缨,经过市里和省里的严格筛选后,被列为全省医共体建设首批试点县之一。

分管卫生健康工作的副县长陈以霜回忆说,成为试点县,不仅激发了阳西卫生健康系统的工作积极性,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有了省里的政策和财政投入,也得到了市里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决定不仅要改变过去的困境,还要交出一份高分答卷。”

欠发达地区的罗湖模式

为找到符合阳西县情的医共体建设路径,阳西县委书记、县长和分管副县长多次带队前往江苏镇江、安徽天长、深圳罗湖等医改先行地学习考察,并邀请医改专家把脉。

多方调研之后,阳西人将目标瞄准了罗湖。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罗湖是成熟的医改模式,已经得到国家乃至世界卫生组织认可;其次,罗湖距离近,罗湖区卫生健康局局长郑理光是阳西人,这让阳西成了“近水楼台”——他们多次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到阳西讲课,得到了一套完整的罗湖医改思路。

“学罗湖是学习罗湖优秀的改革理念和手段,跟上大健康、大卫生的步伐,但是也要结合阳西的实际进行改良。”医院总院长洪家文说。

经过详细谋划布局,年11月,阳西医院、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等3医院,纵向联合8家镇级卫生院,医院,同时将村卫生站纳入镇卫生院管理,探索构建县镇村一体化管理的紧密型医共体。

为了确保改革顺利进行,阳西县委、县政府把医共体建设定为“一把手”工程,县委书记亲自担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和医管委主任,县长亲自担任理事会理事长,并且多次现场办公以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难题。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李建中(右二)医院,前排左一为阳西县委书记孙波

根据医共体建设方案,县卫生健康局将从全县医疗卫生机构的直接领导者变成监管者,但这种“刀刃向内的改革”几乎没有遇到阻力。“我们分工明确,卫健局负责建机制,制订方案、规划方向、协调其他部门,总医院负责具体改革。”局长陈俊华多次旗帜鲜明地表示对改革、对洪家文的支持。

正是从上到下前所未有的支持,让洪家文干劲十足。这位为医共体建设公开招聘而来的领头羊迅速进入角色,医院的改革者通盘考虑全县医疗资源,不断优化县、镇、村三级医疗网络,以强龙头为保障、强基层为目标,医院专科发展和镇卫生院医防融合发展策略,逐步实现了融合资源、错位布局和平衡发展。

“阳西县医共体建设充分体现了党委政府的重视,发挥了主体作用,组建一支可靠的医改执行团队。建设思路也有自己的特色,真正实现了上下联动。”广东省卫健委主任段宇飞称赞说。

取得阶段性成效

72岁的沙扒镇村民王伯突然胃出血,他没有让孩子送自己去县里,而是自己骑车到了离家不远的沙扒镇卫生院,“现在卫生院医生水平高了,服务态度好了,检查也方便,我没必要跑外面浪费时间,还要麻烦不少人。”

医共体建设的目的就是有效解决群众在基层“看病难”的问题,把患者留在基层,阳西县正走在这条道路上。

为了加快步伐,洪家文想了不少办法,他先是建立医学检验中心、影像诊断中心、心电远程诊断中心等资源共享平台,实行医共体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促进区域资源共享;同时他还组建医疗专家团队定期到镇卫生院甚至村卫生站坐诊、巡诊,在乡镇卫生院成立联合病房,让上级优质医疗技术和服务下沉到基层。

推动优质资源下沉的同时,洪家医院的服务能力,重点打造普外、骨科、脑科、内科等专科,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先后引进省市级中级职称以上专业人才28名。此外,仅年,该院就选送50余名医护人员到省、医院进修学习,医院21名博士长期驻点帮扶。

“我们跟10医院建立了专科联盟,能够使阳西的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省级专家的医疗待遇。”医院副总院长吴达党说。年,医院新住院楼投入使用,很大程度上也缓解了住院难的问题。

年9月26日,医院医院(儒洞镇中心卫生院)的开业,开放病床张,将进一步缓解阳西甚至附近电白县居民的看病就医难题。“我们的宗旨是办医院,努力做好县域医疗的次中心。”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医院医院院长赖若鸿雄心满怀。

▲年9月26日,47家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项目之一的医院医院开业

不久前,医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阳西在57医院中排名14。

医共体建设不仅提升了群众满意度,也提升了医务人员满意度。以医院为例,改革后该院人员经费支出达42%,在职员工年均收入由7.2万元提升至12万元左右——这也是高端人才愿意到阳西县工作的一大因素。

时光倥偬,回望阳西医共体的两年历程,虽然时间短暂,成效却十分显著。“目前我们取得了‘两降两升两增强’的显著成效。”洪家文说,阳西县诊疗环境明显改善,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两降”医院运营成本下降,相比改革前,药占比下降到23.3%,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2.1%;二是群众就医费用下降,医疗收入同比增幅由改革前的25.8%降到8.9%,人均门诊费用下降12.7%,人均住院费用下降10.1%。

“两升”有一条已在前文提到——医务人员收入提升,此外就是综合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医院能顺利开展多学科微创手术和三、四级手术,年5个专科获评市重点专科,2个专科获评省特色专科,同时乡镇卫生院门急诊量相比改革前增长18%,住院服务量增长21%。

“两增强”除了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另一个是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成效明显增强。截至年10月,医共体内上转病人人次,下转病人人次。

▲阳西医改经验入选年广东医改十大创新典型

年7月,阳西县被广东省医保局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综合改革试点县。三个月后的10月16日,全省加强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建设暨全面启动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现场会在阳西县召开,副省长张光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这是6月12日率队到医院调研阳西医共体建设工作之后,张光军又一次来到这个海滨小城。曾经深入医院下垌卫生站、塘口分院实地调研的他,充分肯定了阳西医共体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并希望阳西积极巩固成果,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

“实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的有效措施,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同,扎实推动‘组团式’帮扶,落实薪酬制度、医保支付等改革措施,确保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成效。”张光军说。

《人之初》杂志主笔|宋炳军

编辑|方羊苏海宁责编|周颖怡

来源|本文首发于《人之初》杂志,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