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把诉源治理挺在前面打造枫桥经验高 [复制链接]

1#

在茂名高州市新垌镇长流村,“法”字随处可见。不仅村道两旁、村中长廊等地随处可见法治标语,村中还设有司法惠民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解决纠纷只需“一扇门”。

长流村党总支书记陈名光说,“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帮助村民用法解决了一件件邻里关系、抚养赡养等纠纷,越来越多的村民相信‘法’的力量。”

作为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精准扶贫工作挂点村,长流村于年10月率先设立了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如今,高州已建成35个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并全部投入使用。

瞄准基层善治,司法惠民服务中心把“诉源治理”挺在前面,让大量纠纷通过前端防控消化在萌芽状态,积极打造“枫桥经验”高州升级版。截至目前,高州市司法惠民服务中心累计接待群众咨询多人次,化解历史积案65宗,调解结案各类诉前纠纷件,开展巡回审判场次,调解撤诉率达62.7%。

村口服务

实施“好心惠民”司法服务工程

今年67岁的姚东生,是高州市石仔岭街道的老支部书记,周边群众都称他老姚。有着33年党龄的老姚,现在有了一个新身份,那就是石仔岭街道司法惠民服务中心的“五老”调解员。

当地街道调委会专门聘请对村(社区)情况比较熟悉、工作经验丰富、与群众感情深厚的“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村长、老支部书记、退休干部)组建一支专职调解队伍,名字就叫“老姚工作室”。

“每个工作日的上午8点半到12点,都可以在这里找我”,老姚说。

农村集体土地征用、流转,山林权属纠纷,婚姻家庭、邻里矛盾……老姚总是耐心帮助村民排忧解难、化解纠纷,把很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以往,石仔岭街道的民事纠纷、诉讼案件并不少,单年街道就排查调处例矛盾纠纷。今年截至5月,高州市石仔岭街道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开展诉前联调53次;化解矛盾纠纷32宗;在线调解纠纷19宗;接受法律咨询92次;远程观看庭审16次。

“纠纷少了,矛盾少了,村里综治的稳定得益于我们有了‘村门口的法院’——司法惠民服务中心。以前,法院仿佛离群众很远、处理很难,现在随处可见、随时可来、随时可连线,方便了村民,给村民带来了更多的便利。”石仔岭街道党委副书记揭锡晓说。

高州地处粤西山区,全市山地面积占52%以上,为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两个“一站式”工作部署,致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高州市人民法院针对山区群众诉讼不便的情况,主动融入基层县域治理,于年10月率先在茂名法院系统创新设立新垌镇长流村司法惠民服务中心。

茂名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志晖在高州调研时提到,要更好发挥司法惠民服务中心作用,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司法服务,创造性开展咨询服务、普法宣传、司法调解、以案说法等,提高领导干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引导人民群众在法治轨道上解决问题,让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茂名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和高州市委十分重视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已建成的35个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全部投入使用,包括1个市级司法惠民服务中心,28个镇(街)司法惠民服务中心,总工会、信访局和交警大队司法惠民服务中心,新垌镇长流村、东岸镇方垌村和根子镇元坝村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形成了“1+28+3+3”的全覆盖司法惠民服务网络。

“把‘诉源治理’挺在前面,主动融入地方基层治理,把大量纠纷通过前端防控消化在萌芽状态,实施‘好心惠民’司法服务工程,落地形成‘好心’茂名特色。”谈及逐渐成熟的高州市司法惠民服务中心,高州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邓绍深有感触。

云端法院

让群众在线解决烦心事

无论是山(林)区还是县区街道,若需诉讼,群众到当地的司法惠民服务中心或扫描相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