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周易起名大师谢咏谈,茂名取名字的来源和历史
茂名取名字是怎么来的,茂名周易起名大师,谢咏老师简介,茂名取名字的来源和历史,茂名取名字的由来和含义以及茂名哪里有给小孩子起名字的地方,相信很多茂名朋友都会对当地的起名文化和谢咏老师姓名学感兴趣,本文谢老师就来给大家来做个详细介绍,当然你如果是在人生姓名之起名改名方面遇到困惑的朋友们,都可以找谢老师一起探索研究……
(1)谢咏老师:茂名取名字的由来及寓意
茂名起源于人名,后演化成地名,后又从县名演变成市名,再从副地级扩大为地级市。
旧版《辞海》记载:“茂名:今县名,属广东省,在化县东北,汗高凉县地;隋置茂名县,以晋时有道士潘茂名于此得道升‘仙’,县因以名。”
传说潘茂名,晋永嘉(—)末处士,今高州人,世居根子浮山下,即今高州之潘村,治《易》明《诗》。一日入山,遇老人对弈,旁睨良久。
老者曰:“孺子颇解此耶”?对曰:“入由蛇窦,出似雁行”。老者异之,劝令学道,授以长生夜视之术。从此,潘茂名便在这里“朝汲泉于此山,暮洗术于鉴水,采丹田之芝,煮白石之髓,嚼瑶笋之芽,餐碧奈之蕊,勤洗伐而脱尘凡,取精华而去渣滓”,终于炼成大还丹和小还丹,用此神效丹药,在粤西一带特别是高雷地方救治百姓,扑灭了瘟疫。高州有多处庙宇供奉潘仙,茂名的地名也因之而来。
与石船丹灶的故事
传说,西晋末,在今高州一带有位道士潘茂名,他学易明诗,治病救人,后得道成仙,于西山(今观山)驾石船飞升仙游而去。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活动过的地方叫茂名。历史上的潘州、茂名县,今天茂名市名的由来,无不与之陈陈相因。
明万历年间,曹知遇等纂修的《高州府志》记载有:“晋永嘉中,有潘茂名者,入山遇道士奕棋,立观久之。道士曰:子亦识此否?对曰:入犹蛇窦,出似雁行。道士可其说。因语之曰:子顶骨贯生门,命轮齐日月,脑血未减,心影不偏,修炼则可轻举。授以黄精不死之方。遂于东山炼丹而上升”。“后千有余年,孔镛来守高凉”,遇此仙人潘茂名于笔架山,因而在笔架山上创建了一座“潘仙亭”,以资纪异。
(2)谢咏老师:茂名宝宝如何取名改名
很家长朋友们都关心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出生于的宝宝该如何取名字呢?
谢咏老师温馨提示,不管是出现于哪个城市,本人的命理格局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命理五行力量决定了人生命运气数,所以我们唯有以命理五行为基础,推算出其核心“喜用神”,而后再结合姓名之数理合而为一体来取名方为正统;
谢咏老师通过对命理学和姓名学多年的研究,是真正地把命理五行的精髓“喜用神+姓名学”完美融合在一起的人,因为“用神”不但是命理格局的精髓所在,更是我们每个人的“精气神”,也是姓名之精髓!
(3)谢咏老师:茂名的风俗文化
有关“过年”的记忆是由各种各样的味道构成的,年夜饭的美味、街上弥漫的鞭炮味、新写春联的墨香……这些气味就像是通往记忆的时光隧道,令人无比思念。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代人的年俗年味记忆各不相同。本期《往事》版推出“记忆深处的年俗年味”,作者通过文字,和读者一起感受那最想念的年味儿。
陈桂豪
春节过后,茂名的各村庄、乡镇和县城,在不同的日期做一次很特别的民俗节日——年例!其独特之处是一年之中,比任何节日都盛大、隆重、热闹的民间习俗。在做年例中流传着很多故事。
看谁家鸡最肥
大据《中国民间风俗大全》一书记载:“年例”是汉族民间岁时风俗,流行于广东吴川、茂名一带。茂名年例起源于清朝,民国时期和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最盛行。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七十年代曾中断,到八十年代又恢复起燃。做年例最热闹的是游神,摆宗台敬神,“摆宗”原是“拜老祖宗”,但做年例敬神把“拜宗改称同音语‘摆宗’”。在摆宗台中主要是鸡、猪肉、鱼三牲,有很多用苹果、火龙果、青枣、莳菇、兰豆,做成有孔雀开屏花样摆在台上敬神。摆宗台上都会看谁家的鸡最肥大。
三代吹响长杆唢呐
高州石鼓镇的一个古老乡村做年例游神中最热闹。小孩蹦蹦跳跳,青年在欢笑,而主持游神的大多数是老年人,因为年例风俗在老年人的心灵深处留下一道不可磨灭的记忆。游神时,彩旗飘飘,有舞狮队、号角队、秧歌舞队,敲锣打鼓又唱戏。最引人注目的是10多个农民吹响长杆唢呐,有时一齐吹,有时2-3人吹,笛声震天动地,雷霆万钧,给年例增添了不少欢乐气氛。
免费吃餐“年例宴”
当地流传着:高州、电白、化州人叫做年例,茂南区人叫食年例。是的,在年例时,各家各户都在免费招待亲戚朋友吃“年例宴”。客人穿红挂绿,背着水果礼物风行探年例的活动。
新世纪以来,农村许多人外出打工、做生意,赚到很多钱,很多人建起了楼房,购买了小汽车,千里归来做年例,在“年例宴”餐桌上,很多人是请厨师做菜,有的是酒家一条龙服务。有钱人做“年例宴”吃的是水鱼炖鸡汤或山龟汤、龙虾鲍鱼粥,白切鸡、盐焗鸡、葱油鸡、炸白鸽是平常菜,清蒸石斑鱼、乳猪拼盘、白灼竹虾,有的还上燕窝鱼翅,但炒米粉是年例中必不少的一道菜,因为与当地人说“起粉”谐音,希望来年事业发达。
做年例,使人快乐,吃年例,很有人情味。年例充满人情、亲情、友情、客情,给人们追求幸福的美好生活,蕴藏历史和文化的源远流长。“年例”永远是故事!
茂名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众多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高州木偶戏、化州跳花棚、冼夫人信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州木偶戏
高州木偶戏,也称“傀戏”“傀仔戏”,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艺术。
高州木偶属杖头木偶,始于明朝万历年间,是在福建布袋木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几百年来,高州木偶戏广泛流传于高州的村村寨寨,高州市28个镇、街道中23个有傀戏班。高州木偶戏的原始形态为单人木偶戏,清末发展了中班。其没有固定的演出场地,只需一小块空地就可以搭台演出。在时间上,一年四季都有演出,但以春季为最盛,特别是元宵、年例和喜庆节日。
高州木偶戏以高州白话演出,唱词为七字诗体句式,唱腔称木偶腔,以高州山歌调为基础,以叙事方式进行。木偶艺人集唱、做、念、打和奏乐于一身。木偶戏内容多取自历史演义、公案小说、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传统剧目不下数百种。所演人物忠奸、善恶分明,对群众有传播历史知识和传统道德教化作用。
高州木偶戏是一门融汇了雕刻、服装、表演、剧本、音乐诸元素的民间戏曲艺术,是优秀的人类精神文化遗产,是中国民间艺术瑰宝。“先有傀戏,后有人戏”,高州木偶戏对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民族民俗文化史、社区史和建设新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高州木偶戏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跳花棚》舞蹈。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黎雄摄
化州跳花棚
化州跳花棚又称跳棚、高棚舞,据史料记载,明朝末年跳花棚已在当地流传。关于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该舞的师祖为长尾公村的陈宝学、李德胜;二据同是该村的姚姓后人讲述,跳花棚是由姚氏七世祖从福建蒲昌硃机巷大井头村迁居化州时传入的,现尚存60年前抄自清代跳棚“科本”的手抄本,完整记录了跳花棚的全过程和所有舞蹈动作,是研究传统跳花棚衍变发展的宝贵文物资料。
化州跳花棚是傩舞的一种表演样式,在每年农历十月小雪至大雪期间择日举行。跳棚傩祭当天,先祈佑风调雨顺,物阜民安,接着便开棚门进行跳花棚表演。
跳花棚有固定的“科本”(演唱台本),共分为开棚门、小孩儿、道叔、秀才、后生唱歌等十八科(场),基本形式是一边舞蹈,一边吟唱。
跳棚时,舞者分别戴上樟木雕刻的36个不同角色的面具,按18科顺序进行表演,内容多为农事耕耘、男女情趣、祈求保佑等。重要舞段是跳纸钱,由傩面角色纸钱一人主跳,有撇里撇外、跪斗、转身托腮、垃乱抛果、指月、磨谷、斩手、踢球、插花等9个动作。接着,俗叫“七鬼仔”的2个道公和耙头、沙刀等5个傩面角色,便走上跳棚台,在四个方位,把纸钱的9个动作蹲着重跳一遍,俗称“跳四门”,是最能体现跳花棚特色的舞蹈程式。最后由身着道袍的“独角和尚”边独脚单跳,边喃喃吟诵,在锣鼓、鞭炮齐鸣中结束跳棚。
跳花棚的伴奏以打击乐为主,包括堂鼓、中钹、高边锣、高音叮等,也偶用唢呐、二胡和秦琴,场外还有带歌词的《鬼仔调》伴唱。
化州跳花棚是傩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结合,古老的傩舞和道教舞蹈的融合,也是傩戏与傩舞相互渗透的一种变体,对研究傩文化与民俗、宗教、农耕社会关系与傩舞自身的流变,均有重要价值。
木偶戏表演吸引观众的眼球。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黎雄摄
冼夫人信俗
冼夫人信俗早已有之,明嘉靖《重修谯国冼氏庙碑》中即有相关记载,清康熙《茂名县志》中有“十一月二十四日冼夫人诞辰,正日及前后数日,演戏、祭奠,城市乡落有庙之处皆然”记载。冼夫人信俗主要分布粤西地区,并流传至海南,辐射到东南亚地区,而尤以高州、电白、化州等地为盛。
冼夫人生于古高凉,历经梁、陈、隋三朝,是岭南地区杰出的政治领袖,一生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保障岭南地区安定。冼夫人信俗以崇奉和颂扬冼夫人的爱国、爱民、立德为核心,以冼太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庙会祭祀仪式、日常信仰习俗和传说故事等为主要表现形式。冼夫人信俗的祭祀仪式分官方祭祀和民间祭祀两种,其中官方祭祀规格固定,仪式繁杂。民间祭祀以各地冼太庙举行的庙会祭祀活动为主,如高州冼太庙和旧城冼太庙的“冼太诞庆典”,电白的“冼夫人诞辰节”、高州火神庙的“摆醮”、水上社“太平醮”等,而在茂名城乡广泛流传的“年例”活动中,冼夫人更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每逢初一、十五,高州旧城冼太庙中都有妇女轮值念经,有《冼太经》《冼太新经文》等,是民间纪念冼夫人最为独特的活动,各地群众也多汇聚到冼太庙祭祀冼夫人,祈求保佑。当地民间也多有与冼夫人信仰相关的习俗,如小孩满月时,父母抱到冼太庙祈福,并给小孩取如太恩、太保等带有“太”字的乳名,以求冼太夫人保佑;夫妻不和也到冼太庙中祭祀冼夫人和冯宝,民间称其为“和合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