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直击两会现场代表们都提交了哪些轨道交通
TUhjnbcbe - 2020/6/1 11:18:00
白癜风如何治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以下简称:两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拉开帷幕。会上,各行各业的代表、委员都提出了诸多极具建设性的建议与提案,这对国家制定、推行各种政策都会产生影响,也会推动改革,带来社会变化,最终也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

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两会上也有诸多代表、委员提出与这个行业相关的提建议和提案。相信在未来,它们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影响。今天,我们就带大家看看,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都提出了那些重要的建议与提案。

热点话题一大湾区轨道交通建设

在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委员提到了粤港澳大湾区该如何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网的问题。

改革大湾区轨道交通规划审批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广东省委会副主委,珠海市政协副主席潘明建议优化改进大湾区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和审批制度,他表示:

目前大湾区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审批制度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阻碍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顺畅流动和高效利用,制约了湾区东西两岸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体现为在规划建设、审批制度等方面依然以单独城市为主体,缺少以城市群为对象整体谋划。

建议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必须要统筹全局,从城市群角度编制大湾区城市轨道网络规划,从规划角度率先打破原有城市管理界限,结合城市群发展与需求,构建一张能够串联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核心发展极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从而高效、快捷地输送湾区内各种生产要素,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城市集聚发展,并作为强大的发展引擎,带动周边腹地协调发展,实现湾区对内联系紧密、对外高度开放的目标。

在大湾区内部城市轨道交通申报、审批制度方面,建议要适度放开。要先行先试,改革轨道交通规划审批制度,综合考虑湾区城市群的聚集效应以及核心带动作用,研究制定适用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趋势的城市轨道交通制度与法规,实现政策精细化管理,促进湾区内城市轨道交通衔接一体化、模式多样化。

提升大湾区轨道便捷度实现一张网一张票一座城

在参加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广州代表团分组审议时,省人大代表、广州地铁集团董事长丁建隆表示:

将通过构建“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让城市间的轨道交通换乘像坐地铁一样方便快捷,未来需要从规划、技术、管理三方面入手:

在规划方面,要将原来“单点、单区域”的规划理念向“多区域、多中心”的规划理念转变,依托大湾区铁路网及城际网规划,加快构建区(市)域轨道交通快线网络,以区域乘客出行需求为导向,实现大湾区轨道交通系统“互通互联、换乘便捷、多城一网、一票通达”发展目标;

在技术方面,从线网关系研究、管辖权规划、系统制式等资源共享规划等多方面取得突破,解决互联互通的技术障碍;

在管理层面,要以湾区内广州、深圳两市为主体构建区域轨道交通管理体系,研究提出各城市可操作的互联互通管理模式和机制,在跨城市、跨层级轨道交通项目的规划、立项、投融资、建设、运营等管理机制上积极创新,保障湾区轨道互联互通的落地实施。

打造大湾区轨道交通技术服务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佳都集团董事长、佳都科技CEO刘伟提出:

通过资源导入及技术共享,打造大湾区区域轨道交通技术服务平台。同时,通过乘车码互联互通,一码多场景应用(地铁/公交/商户支付、企业/园区/小区门禁),实现大湾区出行以及生活周边的“一码通行、一码通用、一码通付”。

以广州为中心,发挥广州轨道交通出行核心网络优势,实现“一张网、一平台、一码通”不仅实现大湾区的互联互通,还将优化湾区内的空间格局,扩大了城市的辐射半径。

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立法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地铁集团董事长佘才高表示:

应该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立法,以保障轨道交通行业健康持续发展。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要规范管理行为,提升建设效率。城市轨道交通与大铁路的全国统管模式不同,随着国家部委部分权限下放至地方政府,轨道交通的投资、建设、运营等实质性事务均由地方政府负责,由于缺乏宏观统筹,各地管理模式不一,需通过立法明确各部委及地方政府的职责界面,不留监管死角。尤其轨道交通项目分为线网规划、建设规划、可研、设计、建设施工、工程验收、试运营、正式运营等若干阶段,涉及专业和部门众多,随着简政放权的深入,一方面监管缺失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各项要件审批周期长、制约因素多,且地方领导更替也容易对工程建设和报批产生影响,亟需通过立法明确各阶段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固化要求,进一步提升建设效率和管理水平。

其次,指导筹融资推进,保障行业健康发展。当前,国家正积极推广PPP融资模式,各地均有相应的轨道交通PPP示范项目,但由于项目投资额过大,对投资人、政府、融资机构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也少有轨道交通PPP项目真正落地实施。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应在法律层面形成原则意见,保障行业可持续发展。同时涉及到跨省、市的轨道交通项目,也需立法建立指导性的投资原则。

第三,保障服务质量,维护公共安全。轨道交通具有人群密集、客流集中、空间封闭等特点,为保障乘客安全出行,一方面要通过立法规范乘客行为,维护公共秩序,另一方面对列车行车间隔、准点率、故障恢复、乘车环境、突发客流应急、大型活动客流疏散等都要有明确规定,对轨道交通经营单位、保护区作业单位、乘客、有关行政部门应赋予相应的法律责任,对违法后的处置应有专款规定。同时,轨道交通周边开发强度较大,施工导致地铁结构受损、运营中断的事情时有发生,都需通过立法予以规范,保障公共安全。

第四,提升开发水平,保障产业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有地下线、地面线和高架线,应通过立法形式,明确其地上、地下空间建设及开发权限,同时要鼓励运营企业在一定原则下进行商业开发,将创收与服务相结合,反哺建设发展;鼓励轨道交通的出入口、通风亭、冷却塔等与周边建设整体设计,相互融合,提高土地利用率。

热点话题二长三角地区轨道交通建设长三角轨交互联已在研究中异地扫码扩大规模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委书记、董事长俞光耀表示:

长三角地区的轨道交通互联已在研究之中。轨道交通有地铁、市域铁路、高铁等多种模式。像上海金山铁路这种轨道交通模式,更适合省际毗邻地区之间的互联互通。

另外,长三角区域内,实现地铁异地扫码进出站互联互通的城市范围还将逐步扩大。

推动长三角交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表示,

长三角要以交通规划融合衔接为引领,以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抓手,以管理协作、执法联动、信息共享、标准共建、政策协调为保障,全面推动长三角交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率先建立起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绿色智慧、开放融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探索出一条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创新之路。

抓住国家战略机遇,系统提升交通优势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兼省铁路办主任陆永泉表示: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交通运输发展是重大机遇,也是重大挑战,必须提高站位、系统谋划。江苏将对照长三角推进更高层次对外开放要求,着眼于形成多中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加快构筑海陆空立体化国际运输大通道,提升重大枢纽发展定位与功能,打造对内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关键是要突破行政壁垒和制度性制约。江苏正全力推进交通大通道互联互通、运输管理与服务一体化,以此引领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构建“通勤化一体化立体化”交通格局

全国人大代表、嘉兴市委书记张兵表示:

目前,嘉兴境内高铁高速、港口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完备,“三纵三横三连”的高速公路网紧密连接长三角各城市,高等级内河航道长度居浙江第一。立足区位优势和现实条件,下一步,嘉兴将加快构建“通勤化、一体化、立体化”交通格局,打造长三角核心区枢纽型中心城市。

城际交通“通勤化”方面,把沪嘉城际轨道交通作为接轨上海的“一号工程”,同时积极推进通苏嘉甬、沪乍杭等铁路建设以及高铁嘉兴南站扩容改造;

市域交通“一体化”方面,优化完善市域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加快形成城际铁路网、市域轨道交通网、有轨电车网“三网合一”的市域轨道交通网;

综合交通“立体化”方面,全力抓好嘉兴机场、高速公路、港口码头、高等级航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构建海陆空、公铁水等多式联运的立体化交通格局。嘉兴接下来的重点工作包括:

一是突出铁路轨道交通对接。以沪嘉城际轨道为“一号工程”,积极推动沪杭高铁、沪杭铁路、沪乍杭铁路、沪杭城际铁路、通苏嘉甬等铁路通道建设,建成杭海城际铁路,积极谋划连接上海青浦通道、金山通道、沪平通道等轨道交通通道,打造快速化大运量的骨干通道;

二是突出干线公路建设。加快建设一批连接上海、江苏的高等级公路,尽早打通一批省际断头路;

三是完善航空水运对接。建设嘉兴*民合用机场,提升海河联运能力和水平,打造集陆海空于一体、高效对接长三角的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嘉兴还将借国家战略东风积极与杭州、南京、苏州、合肥等其他长三角重要城市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热点话题三川藏铁路建设组建国家级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周仲荣表示,服务川藏铁路的规划建设,成都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将在成都创建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

首先,从区位优势来看,成都是川藏铁路的起点站,也是川藏公路和成雅高速公路的起点站,是进藏航线最重要的起点站和中转站。雅安是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的起点站,康定是川藏铁路雅林段四川境内的第二个重要站点。

而目前,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已正式通车。同时,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也已全线通车。据此,成都与雅安之间已建立了铁路和高速公路两种方式,约90分钟的快速通道;成都与康定之间已建立了高速公路和铁路+高速公路两种方式,约分钟的快速通道。成都是川藏铁路建设的最前线,当仁不让。

其次,谈科研优势,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集中。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工程规划建设川藏铁路,离不开科研技术和人才。周仲荣分析说,成都是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世界强企业达家。

规划沿江高铁与川藏铁路有机衔接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发改委主任范波表示,川藏铁路是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就四川而言,将规划建设沪汉蓉沿江高铁和川藏铁路的有机衔接。这样的话,今后从上海到成都再到拉萨,就有了战略大通道,这也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大通道,对整个川藏地区具有巨大带动作用。

川藏铁路,起于成都,经雅安、泸定、康定、雅江、理塘县、白玉县、江达县、昌都市、邦达镇、八宿、波密、林芝市、米林县、朗县、山南市、贡嘎,抵达西藏首府拉萨,全长千米,建成后从成都、重庆开行至拉萨的动车组列车仅需13个小时。

而沪汉蓉沿江高铁起于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等城市,终点在成都,这将串联长江经济带的五个重要城市,全程采用时速公里的标准修建。沪汉蓉沿江高铁,将与川藏铁路在成都交汇,从而将以上海、武汉、重庆、成都四大中心城市,变成川藏铁路的战略大后方。

住川全国政协委员、省工商联主席陈放表示:

在四川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对支撑川藏铁路科技攻关、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他说,去年举行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就强调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川藏铁路工程规划建设。

住川全国政协委员、省地矿局局长王建明表示:

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一方面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四川也有一定的基础优势。技术创新牵涉勘察设计、灾害防治、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需要汇聚多学科多领域的人才,碰撞出解决世界性难题的智慧火花。

住川全国政协委员许强表示:

把创新中心、保障基地放在四川,是非常有必要的。就地质灾害来说,包括成都理工大学、中科院成都山地所长期在西南山地开展地灾防治、生态修复等科学研究,也参与了很多工程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铁路建成后,地质灾害隐患点、多发区域还需全天候监测和动态防治,如果把相关研究基地、保障中心放在四川,这些后续工作将更有力度、更有效率。

热点话题三轨道交通新技术、新应用和新法规打造高水平都市圈需要高效综合的轨道交通网络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通信方向首席教授钟章队表示:

首先,要强化大部制领导,提升交通运输部在综合轨道交通的宏观治理能力。优化调整综合轨道交通分散在各部委的功能,建议把国家铁路局调整为国家轨道交通局,由目前只负责国家铁路、地方铁路、城际铁路,增加对地铁、省域铁路、市域铁路的政策、规划、建设、标准、科技、安全、服务等方面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形成综合轨道交通的统一行业领导机构。

其次,多规合一,促进四种方式协调同步发展。加强对四种方式的路网规划的协调统一,特别是运行交路的共享、共治,打造综合轨道交通枢纽站,一站多种方式,安检互通,大量减少不同方式之间的换乘时间;同时充分利用不同方式的特色和优势,做到优势互补,经济适应,安全快捷;加强建设、运维、服务之间的协同,促进不同交通方式人才之间的流动,提高全行业的协同效率。

第三,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促进标准、制式兼容发展,推进交通不同方式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各个专业之间的标准兼容、设备系统融合发展,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健全资源数据采集、数据质量、大数据应用和调度指挥,共享交换接口、共享交换服务,实现“一卡通”、“一票通”、服务通等智能出行。

第四,加强市域铁路顶层规划,打造城市快速综合交通运输骨干网络。我国一般城市大部分人还是住在效区县,城区人口大多不到50%。即使是北上广深在郊区也不可能大规模建设地铁,而是以地面铁路为主,高效、经济。城市轨道交通的方式有七种之多,我国城市类别、规模差异很大,应该向欧洲学习,因地制宜,一、二、三、四、五线城市要分别结合自己的特色和需要采用不同的模式,打造符合需要的市域铁路网络。

第五,加强东西北高速铁路的直连直通,打造冰雪产业经济带,促进东西北经济的发展。目前东北南下和去西部,基本需要绕道华北的北京、天津,既约束了东北的发展,也封闭了东北的发展思路。随着我国旅游强国的建设,冬奥会的举办,人民对冰雪运动热忱高涨,但我国冰雪运动产业还不发达,难以满足需要。建议从黑龙江经过吉林、沈阳、内蒙、河北,修一条直通高速铁路,到达宁夏、甘肃,把东西部的产业、人员直接联系起来,沿线打造世界一流的冰雪产业经济带,形成集聚优势,冬夏一举多得。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钟章队教授作为中国轨道交通春季大会信息通信论坛主席确认出席年4月11日-13日在深圳召开的RTFORUM智慧轨道交通春季大会!预计将有超过场创新技术演讲,1位行业代表出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诚邀参与分享。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

完善法规推进城轨交通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地铁集团总工程师张志良拟提出关于修改《铁路法(修订草案)》的议案表示:

目前,《铁路法》的部分要求是与长途旅客运输服务相匹配的,这些规定不适宜城际铁路的公交化运营模式,难以匹配“一小时生活圈”旅客对轨道交通安全快捷、高效服务的要求。

城际轨道主要解决城市群内通勤客流,与传统铁路客运相比,存在站间距小,发车班次密,旅客无长时间候车,需快速安检进站,车票不需区分座位等出行需求差异,应采用公交化运营模式。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主要依据地方法规(条例、办法)进行管理。但专门针对城际(铁路)轨道交通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出台。必须尽快有针对性地修改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我国首列商用磁浮列车3.0计划年初下线

全国人大代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清和透露,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列商用磁浮3.0版列车正在紧张研制当中,计划年初下线。这款无人驾驶的磁浮列车,设计时速公里,将填补全球该速度等级磁浮交通系统。

周清和表示,磁浮3.0版列车在技术上有全新突破,采用非接触感应供电取代有接触供电轨,牵引电机从原有短定子异步电机变换为长定子同步电机,牵引逆变器也从车身底部“挪”到了地面电站。

相比1.0版,磁浮3.0版列车爬坡能力提升40%,可以像“过山车”一样在米内陡然爬升近4层楼高度。弯道允许通过速度提升15%以上,且加速性能好,平均加速度提升50%以上。载客量进一步提高,适用距离50至公里的城际、市域线路交通。

最新款磁浮列车配有“最强大脑”,由地面运行控制系统控制,可实现无人驾驶。车地无线通信、在线状态监测、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能够实时诊断车辆、轨道、供电等多方面的故障,确保无人驾驶安全可靠。

两会信息持续更新中......

(来源:两会媒体新闻信息综合)

点击「好看」让更多好友看到这篇文章??

                文章已于修改
1
查看完整版本: 直击两会现场代表们都提交了哪些轨道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