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灌水 » 药性歌甘草
TUhjnbcbe - 2020/6/1 11:19:00

甘草

甘草: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译注:甘草味甘,生用性微寒,炙用性微温。它能调和各种药物的偏性,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炙用能补脾益气,可治脾胃虚弱,并可润肺止咳嗽,生用能泻火解*。

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沙土、沙漠边缘和*土丘陵地带,在引*灌区的田野和河滩地里也易于繁殖。它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甘草喜光照充足、降雨量较少、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昼夜温差大的生态环境,具有喜光、耐旱、耐热、耐盐碱和耐寒的特性。适宜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生长。

甘草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山西朔州野生为主。人工种植甘草主产于新疆、内蒙古、甘肃的河西走廊,陇西的周边,宁夏部分地区。

1.生甘草

生甘草者,乃直接晒干切片制成饮片。因期间不再加工制作,故得先天之性最强。外赤而内*,离包坤土,得土中阴气最强,其味甘而性凉,长于清热解*,缓急止痛。于治疗外感热病或内伤热病的方剂中,可达清热解*的功效。又因其甘味明显,用量虽少,然甘之缓和功效非作用于疾病,而转达于方剂配伍本身,故于清热方中,甘草一味虽亦有清热解*之效,但更重要的是取其“缓和”之性,缓和清热方或温热方中药力迅猛之弊,而令其药力徐徐图之,祛邪务尽而不伤正,或给予正气恢复余地。此乃生甘草调和药性之因也。

.炒甘草

炒甘草者,为暴干的甘草,不加辅料直接炒制焦*而成。味甘,性燥。秉土性,又因炮制而兼有火热之性,去其凉而得其燥,能使阳明燥金得用。故善于补中益气,顾护胃气,乃仲景之常用药。加于方中,虽有燥性然仍可以甘缓之,以温补中,最能顾护脾胃,使汤药入口而胃气不伤。甘入补脾,能缓,故汤液用此以健中焦,如桂枝汤类、小柴胡汤类等等。又炒用仅去其寒凉之性,无碍胃留湿之患。能补中焦脾土而不伤,再有甘缓不滞之性,能令和胃气自降。

3.蜜炙甘草

蜜炙甘草者,为甘草炮制过程中加入蜂蜜炮制而成。甘草本身味甘,现又兼得蜂蜜甘味,其甘之味大于炒甘草,性温而不燥,在补中气之余又能润肺止咳。常用于治疗内伤咳嗽,或其他阴损疾病方中。其加蜜炙,增其甘味,故善顾护中气,又能增加甘味的缓和之性。对于治疗内伤疾病,若中焦脾胃大虚,或药物峻猛,或药物寒热错杂明显者,取其重甘缓之用也。然此药虽有重缓之力,又于其本滋腻之品,用量虽小,亦不可长期使用,恐其滋腻碍胃,反而影响药物吸收。以此之大缓之力,经药物入胃,循经入而不失其常,故曰调和诸药。

炙:中药炮制法之一。把药材与液体辅料同炒,使辅料渗入药材之内,故又称合炒。按辅料的不同,可分下述几种:

1:酒炙:有两法:一是先将药材与酒搅拌匀,再加热炒至微*;二是先将药材炒至微*,把酒洒入,略炒片时。如酒炙当归、川连等。

:醋炙:用米醋炙如上法。如炙香附子、三棱等。

3:盐炙:先将盐加水适量融化,再与药材同炒。如炙橘核、*柏等。

4:姜炙:先将姜捣烂取汁,再与药材同炒。如姜炙竹茹等。

5:蜜炙:将药材与蜂蜜拌匀,再加热同炒。如炙甘草、枇杷叶等。

6:米泔水炙:用米泔水浸后再炒。如炙制苍术。

7:羊脂炙:也叫酥炙。取羊脂与药材同炒。如炙制淫羊藿等。

8:童便炙:取药材与童子小便同炒。如炙制香附子等。

9:鳖血炙:先将鳖血加少量清水与药材同拌匀后,放置一时许,在锅中炒至变色既可。如鳖血炙柴胡等。

10:矾炙:先将矾加水融化,洒入炒热的药材中,炒至干燥为度。如炙制郁金等。11:药汁炙:取药汁与药材同炒。如甘草汁炙吴茱萸等。

入药部位:干燥根和根茎。性味:味甘,性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主治: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缓解药物*性、烈性。

相关配伍:

治脏躁,癔症:甘草15g,大枣30g,浮小麦1g,水煎服。(《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

用法用量:~10g。禁忌:不宜与海藻、京大戟、红大戟、甘遂、芫花同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药性歌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