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百家号作者:发现湛江
□宋伟光
粤西湛江有一个小圩市——那梭圩,那是当地村民一生中最华丽的舞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那梭圩更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在偏僻处演绎繁华
那梭圩隶属于广东省廉江,处在廉江、吴川、坡头三地交集的地方,在这个“圈子”里还有廉江的良垌圩、平坦圩,吴川的塘圩,坡头的龙头圩、官渡圩、北斗圩等圩市。那梭圩日是农历的二五八,与相邻的平坦圩三六九、良垌圩一四七,一起轮值圩期。那时,与那梭圩最接近的官渡圩、北斗圩,没有固定的圩期,每天圩里都有人在做买卖,但却稀稀拉拉,是一会来了几个人,一会又走了几个人的流水圩市。那梭圩有固定的圩日,平日里仅有个别店铺在开门,也没有几个来买东西的人,但一到圩日,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的商家和赶集的村民,便熙熙攘攘,人潮如水,货堆如山,冷清的圩市一下子便热闹起来。
那时,那梭圩场面积很小,占地10亩左右,由东西走向的两条大街和四条南北走向的横街组成一个呈“目”字形状的圩场。虽然面积不大,但功能齐全,东西走向的两条大街,其中一条大街是摆卖稻谷、大米、红薯、芋头等粮食和饲养禽畜的米糠、木薯干、薯藤等临时摊档,另一条大街主要是摆卖蔬菜、瓜果等农产品。两条大街和四条横街分隔成的几个功能区域里,是用砖砌的柱子支撑起一个瓦片屋顶,建成的一个个没有墙壁的“通心铺”,里面分门别类设有熟食行、咸鱼行、肉类行、杂货行等专门街市。在圩南端的一块空地,是一个露天的禽畜行和家具竹器行。在这些大街小巷中,还分布着十多间饭铺、缸瓦铺、药店、百货店等专门店铺。
即使在商品比较缺乏的年代,那梭圩的货物也是琳琅满目。一些人将家不再使用的物品拿到圩里出售,而且也有顾客看中买走;一些人家院子种的几斤水果,舍不得吃也拿到圩里去卖;一些人家里辗米打出的几斤米糠,没有禽畜吃,便拿到圩里变钱;一些心灵手巧的人砍条竹子,削成筷子、扁担,或编成鸡笼、米筛,变成圩上的商品。豆种、菜秧、薯苗……等等都成了村民可以随手拿到圩里销售的商品,好像现在的网上淘宝,在这里可以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是商业意识深厚的村民,促进了那梭圩的繁荣。
传说,那梭圩是一块“铜锣地”,在圩日人声鼎沸时,远远便听到一阵阵像敲打铜锣发出的“嗡嗡”声响传来,还在赶路的人便知道已经成圩了,得加快脚步。因为这是一个很小的圩市,聚也快,散也快,迟来了,圩也散了,要买的东西全卖光了,一些急用的物品,要再等三天才能买得到。
那时,到那梭圩趁圩的人特别多,有购买日用品的,有购买粮食的,有购买农具、农资的,也有些人什么都不买,只是到圩里闲逛。有的人是来给亲戚朋友寄声捎话的,那时电话还没普及,商量大事小事都得登门见面,极不容易,到圩里让人捎话是最省事的。有的人是来剃头理发的,有的人是来占卜问卦的,有的人是来约会相亲的。也有的人根本没有明确的趁圩目的,反正是圩日便来趁圩,凑下热闹。每到圩日便是人山人海,一些青年男女更是精心打扮一番,三五成群逛圩,特别是一些到了谈婚论嫁的妙龄青年,都希望能在圩日里遇上一位心仪的异性。他们便似走马灯里的剪纸人像那样,在这个街道总长度不足千米的小圩里反复地闲逛。男青年都喜欢往女孩扎堆的算命档、裁缝店、美发店里串。一些小孩也喜欢往圩里去,他们可能身无分文,只是来这凑下热闹,看下新奇,也有些小孩是来碰运气的,希望在圩里遇见到父母、家人,便趁机索要几毛钱买碗猪肉粥或吃碟烂镬炒粉。我便是其中一位,每逢圩日都会去圩里转悠一下,每次都能如愿以偿地从家人那里讨到几毛钱,吃到可口的零食。
最繁华热闹莫过于趁“年晚圩”。平时一些家长都愿不给小孩趁圩,但“年晚圩”周围村庄的大小老幼全部出动了。当地有个说法,小孩子趁“年晚圩”被人挤逼一下才容易长大。那梭的“年晚圩”到处是人挤人,水泄不通,寸步难行,货品也特别多,都是为过年准备的,有卖对联、年画、糖果、饼干、炮竹的,也有卖衣服、布匹、鞋袜的。整个圩里人声嘈杂,空气中弥漫着一阵阵嗡嗡的声浪。
▲令人一生回味的小吃
一到冬天,那梭圩到处热气腾腾。饭铺里刚出笼的面包还冒着蒸汽,便被抢购一空。粥铺里刚煮熟的猪肉粥在一口大锅里还翻滚着气泡,不大一会儿便被排队等候的人买光。牙齿不好的老人家围着一个叫“槌挞籺”的甜品档,吃出一身的热气,脸上洋溢出幸福的微笑。那梭圩的“槌挞籺”甜品很有特色,制作过程也非常复杂,先用熟糯米饭放到石槽里,用木槌捣成泥状,然后捏成一个个像鸡蛋大小的丸子,再放进已经熬成糊状的糖浆里一起煮。冬天里,吃一碗“槌挞籺”,又软又韧的糯米籺拌着热乎乎的糖浆,一股又甜又香的暖流,从嘴里一直漫延到胃里去,这种感觉不知牵动多少人的记忆。
那梭圩的小吃多种多样,各种小吃的制作也富有特色。一碟猪肠粉淋上酱油和花生油,撒上一层炒芝麻,活色生香的卖相令人垂涎欲滴,那种独特的香味,怕是今生再难相遇。一碗又韧又滑的薯粉索,拌上香蕉油和冰糖水,对着碗边用力一吸,薯粉索从喉咙一直滑入肚里,又凉又爽的感觉痛快淋漓。
那梭圩出名的小吃还有虾煎饼、煎堆、糯米鸡等煎炸食品,香脆可口。那时,没有地沟油,也不怕热气上火,父母都不反对小孩子吃这种零食。
那梭圩最多的小吃是各式各样的“籺”,有寿桃籺、水籺、白籺、古粽籺、艾籺、发籺。那梭圩的籺多是与当地的风俗有关,当地人孝敬长辈,便做籺给长辈吃,去探望亲戚也辗粉做籺作手信。一些人遇到“三衰六旺”的事,比如大病初愈、钱财损失、官非缠身等麻烦事,或是添丁生子、生日做寿、迁居入伙的喜庆事,亲戚也会做籺去给他吃,愿以此给对方带来旺气。那梭圩一带对吃籺有特殊意义,一般家庭主妇都会做籺,但有些人为贪图方便,便到圩里购买。因此,那梭圩的籺市长年兴旺不衰。
▲这里有许多能工巧匠
那梭圩是一块福地,这里凝聚了各色各样技艺高超的人。阉鸡师傅手中有一把带着刀、剪、钳、镊等多功能的神奇工具,阉鸡师傅拿着它在鸡身上一挑、一撑、一拉,不一会儿工夫便可将鸡睾丸取出来,看着既残忍恐怖,又惊险神奇。补镬师傅用黄泥巴捏成一个泥杯,将几块敲碎的生铁放进泥杯里,炭火在风箱的拉动中发出蓝蓝的火苗,泥杯里的生铁变成了红红的铁水。补镬师傅将铁水注入烂镬的破洞,再用布球抹平,破镬便补好如新。榨油师傅不但有技术,还有强劲的体魄。榨油坊里几个力大无比的汉子,一边吆喝着“嘿哟”,一边抡起几十斤重的大木锺,将一块块木楔打进榨槽里,随着师傅身上的汗珠滚下,花生油也被一滴滴榨了出来。
那梭圩除了一批靠手艺吃饭的师傅,也曾来了一位非常出名的医生,大家都叫他揭医生,老家在廉江塘蓬,是廉江城里卫生系统的正规医生,文革期间下放到那梭圩医疗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深受村民爱戴。在那风雨飘渺的岁月,周围村民也给予他最好的保护和帮助。揭医生以医疗点为家,周围村庄有人生病了,不管多深夜,他都会披星戴月,爬山涉水,连夜上门诊治。他与当地村民多年来的“患难与共”,相互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上世纪七十年代未,医院,几十年后当地村民对这位医术精湛的城里医生仍是念念不忘。揭医生在退休后,曾数次回到几十公里外的那梭圩举行义诊,愿用自己的余热带给村民健康,医生说,对那梭圩永远有割不断的情谊。
▲这里的文化底蕴深厚
据《五邑文化源流》记载:“壮民把田称为‘那’,多水的田叫“那榄”,多沙的田叫“那梭”。年10月出版的《湛江市地名志》对那梭圩有一段记载:“‘那梭’古越语,意为沙田。圩集建于清代中叶。为廉、化、遂诸县边境闹市”。那梭圩附近村庄的祖先多数来自珠江口两岸的顺德、东莞、番禺一带,即使经历了数百年的繁衍演变,村民仍保留着顺德、东莞一带的口音、口语,对广府文化有着浓厚的情怀,粤剧、粤曲深受欢迎,那梭圩每年都邀请省、市粤剧团前来表演。
那梭圩关帝庙是唯一一座周围村庄共同供奉的庙宇。关公对国以忠,待人以义,处世以仁,作战以勇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备受那梭圩民和周边村民尊崇。那梭圩历次重修关庙,周围村庄不分地区、不分姓氏都积极支持参与,圩内铺户亦乐意捐助。每年春节,附近蟹地村和三大汉村的灯期都会举行隆重仪式,迎接关帝神灵回村看戏观灯。关帝庙给那梭圩带来了灵气,崇尚关公文化在那梭圩蔚然成风。
每年春节前夕,那梭圩就是一个文化大擂台。廉江、化州、吴川、坡头等地几十个木偶戏班便早早驻圩设点招订戏期。各派书法名人也摆摊设台写字画画,村民便挨摊逐档比评。小小那梭圩书画高手如云,本地人不是猛虎站不住脚,外地人不是蛟龙不敢过江。
有一位曾在那梭圩工作过的百货店员,几十年后回忆在那梭圩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仍感叹当地文化氛围浓厚。他在那里结识的一班文化人,经常找他畅谈对联和诗词曲赋,使他在枯燥的环境中,经历了刘禹锡在《陋室铭》所描写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情景,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那梭圩文化氛围浓厚,居民尊师重教,再加上在物质缺乏的年代,这里商业发展一枝独秀,吸引着一批优秀教师放弃上调机会,长期留在这里安心任教,使这所乡村学校在教学质量上,几十年来一直名排全县同等学校的前列,人才辈出,被传为佳话。
▲先有庙还是先有圩?
许多人都很好奇,在这个周边人口比较稀少的山旮旯里,是如何形成一座如此繁华的小圩?它究竟形成于什么年代?可惜没有文字记载。曾经有人猜测,可能是当时这里有一座关帝庙,因为许多烧香拜神的人在这里作短暂停留,引来各种卖香烛纸钱和凉茶包点的摊贩,慢慢便形成一个小集市。但这种说法却无从考证。那梭圩的关帝庙已翻修多次,在庙里一块碑文里记载:“关帝庙原是圩主宋邓房创建,百有余年,日久旧弊,咸丰十一年,宋邓房首事等会众佥议,捐题重建,而圩内铺户亦乐义捐助”。碑文大意为,这座庙是由圩主宋、邓、房三姓创建,已有一百多年,由于时间久远,已经残旧倒塌,咸丰十一年(年),宋、邓、房三姓牵头与大家商议捐款重建,而圩内的铺户也乐于捐助。
从碑文推算,那梭关帝庙建于清雍正至乾隆年间,距今至少有年,而那梭圩的形成时间会更长。根据碑文记载,关帝庙是由圩主创建,可见有圩才有庙。但即管如此,也无法断定在形成圩前,原来是否已有一座简易的关帝庙。
关公对国以忠,待人以义,处世以仁,作战以勇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备受那梭圩民和周边村民尊崇,那梭圩历次重修关庙,周围村庄不分地区、不分姓氏都积极支持参与。每年春节,三大汉和蟹地两条村庄的灯期,都会举行隆重仪式迎接关帝神灵回村看戏观灯。不管先有庙还是先有圩,关帝庙已给那梭圩带来了灵气,关公忠、义、仁、勇的精神品质在那梭圩得到推崇宣扬。
▲小圩的历史浮沉
那梭圩周边属于丘陵地带,附近村落稀疏,人口不稠。这里没有官道经过,更非商埠、渡口,反而交通非常闭塞。那么,除了“先有庙后成圩”的传说之外,还有什么原因使这个偏僻角落,形成繁华市集?
那梭圩的形成和兴盛并非偶然,可能与湛江商埠变迁有着一丝半缕的关联。在那梭圩西南面10公里处,有一个繁荣的古商埠——石门埠。据史料记载,石门埠始建于元朝,兴盛于明、清,民国时期曾是石门乡府所在地,亦是商贾聚居地。石门古埠又是军事要塞,清康熙二年(年)设有兵营炮台,重兵把守。石门古埠鼎盛时期商贸十分活跃,帆樯云集,熙熙攘攘。港口内每天停泊船只四五十艘,最多时近百艘。有大小商铺六、七十间,成为吴川当时最繁忙的集镇。清道光十四年(年)设为口岸,设有海关税务所和鱼埠,海鱼直销廉江、化州、高州等地,是粤西最繁荣的商贸之地。有资料记载:“先有石门埠,后有赤坎埠”。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里仍有一个重要的交通渡口——门头渡,是吴川方向进入遂溪及湛江的交通干道。
而在那梭圩南面不足8公里处,还有一个细罅古渡口,也曾是一个重要的交通要道。据说,细罅渡口始设于清末,那时正是赤坎埠商贾云集、贸易盛极之时。来自信宜、化州、吴川、高州、廉江、茂名的商客从细罅渡口坐船前往赤坎经商贸易。商人们将一批批的农副产品从这里上船直运赤坎埠,又从赤坎购回布料百货,从细罅渡口上岸后雇请挑夫送往山乡各地。直至现在,在那梭、官渡、坡头等民间都流传着,“细罅佬搭漏船”的俗语。传说,数十里外的信宜、化州客人为了赶船去赤坎,便早早起身赶路,到细罅渡口等待每天一班的客货船。而家在渡口旁边的细罅村民倚仗渡口就在家门口的便利,先干完上午的农活,回家吃完早餐才慢悠悠来到渡口坐船,但船早已离开码头。现在,“细罅佬搭漏船”这句俗语,被当地村民用来比如虽然占据便利条件,但却轻心错失机会,也用来批评那些做事慢慢吞吞的人。
那梭圩作为石门埠与细罅渡口西北面腹地的一个交通支点。石门埠在明、清最兴盛时期,对那梭圩产生了强大的辐射作用,从高州、化州运往赤坎的山货,从赤坎销往高州化州的海货、洋货经过那梭圩时,都留下部分在当地销售。各色各样、应有尽有的商品,吸引了远近大村、大户客人的青睐,这里便渐渐名气大震,形成圩市。而清末民初,随着细罅渡口的兴起,车工挑夫取道那梭圩北上化州、高州,那梭圩成了他们歇脚添水的驿站,也留下了当时最时尚的货物,进一步促进了那梭圩的商业持续繁荣。
民国时期,晚清遗俗与广州湾洋风在那梭圩碰撞,呈现出一幅浓缩版的“清明上河图”。每年春节前后,化州、吴川、南三等地的几十台木偶戏班便到这里举行“春班”订戏,各班都派出“大老倌”站台助阵,锣鼓声声、唱曲阵阵,好不热闹,方圆数十里的村庄都会来这挑选戏班,经常出现一班难求,互相争夺的场面。圩日有专门担茶水叫卖的人,沿街吆喝“卖凉水咯”。还有被称为“担烟筒仔”的人,专门给做生意的人递烟筒点烟,求人施舍一分几毫。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那时,那梭圩已发展成一个比较成熟完善的圩市,更是方圆几十里少有的非政府所在地的街市,原来的药店、饭铺、百货、食品厂等私营商业改造为国营经销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这个山沟小圩,政府在小圩里建设了大型百货商场,个体户兴建的各种商店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国道和国道从那梭圩十公里以外的两侧平行经过,两条国道经过的龙头圩、官渡圩、北斗圩、良垌圩等迅速崛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那梭圩附近原来没有圩市的良田、环尾两个上万人口的大村庄,也建有自己的圩市。在周围急促发展的形势下,那梭圩越来越变得残旧逼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那梭圩从旧圩整体搬迁至附近一块更大的地方重建,寻求生新。
由于新圩建在一块地势较高更加开阔的地方,不管圩日有多繁华喧闹,都不会再有一种像敲打铜锣发出嗡嗡作响的声音传开。由于物质的充裕,趁圩的村民再不用匆忙赶路。
关帝庙仍在守护着旧圩,但长满杂草的旧圩场只剩下颓墙废瓦。所幸的是,那梭圩没有像附近的石门古埠和细罅古渡口那样,消失在历史的烟雨中,而是在新的圩场以另一种姿态,应对外面世界的纷繁变迁。每逢年过节,那梭圩仍然是人满为患的繁荣喧嚣,但迎来送往的不再是远方的商贾、挑夫,而是那些长年漂泊在异乡的本乡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