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问题从心坎里化解高州市南塘镇银龄党员调
TUhjnbcbe - 2024/4/18 11:09:00

“办事效率高”“事情能解决”“公平也公正”“口服心也服”……在高州市南塘镇,提起好心银龄党员调解室,村民们纷纷伸出大拇指。

“村有一老,如有一宝”,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银龄党员无疑是引领基层治理最末端、最有效的力量。今年,南塘镇党委建立银龄党员调解室,组建一支支银龄党员调解队伍,打造多功能调解阵地,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构建南塘镇社会治理新格局。截至目前,南塘镇成立村级好心银龄党员调解工作队15支,银龄党员调解员人,参与调解矛盾纠纷宗,成功调解宗,调解成功率96.9%。

黑脸进门,笑脸出门

镇村事务多、事情杂,小纠纷日积月累成了大麻烦,影响邻里和谐。银龄党员调解队伍往往发挥优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矛盾双方黑脸进门,笑脸出门。

银龄党员调解队伍调解周岸村陈氏三兄弟之间的纠纷。

南塘镇周岸村陈家三兄弟因屋地、竹头地权属等意见分歧较大,甚至发生过肢体冲突。今年10月8日,三兄弟再次发生冲突。随后,南塘镇党委副书记李艺超带领司法惠民调解员及银龄党员调解队伍到实地了解纠纷情况,并且建议纠纷三兄弟授权给各自儿子全权处理纠纷,有效避免了个人矛盾牵扯到该事件中。调解队伍耐心做通三位年轻人的思想工作,并把相同案例的处理过程分析给他们听,三位年轻人深有感触,商议后同意将屋地、竹头地划分对换。至此,长达十余年的纠纷案件,达成一致调解意愿,并当场签好协议,握手言和。

如今,村里出现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和财产纠纷等问题,村民们总会想到银龄党员调解室,渐渐地,银龄党员调解队伍也成为了村民的“贴心人”。

坐一条板凳说同一家话

“‘法、理、情、让’四字是我们进行调解工作的原则,我们也希望在帮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时讲法律、讲道理、有情感、有温度。”银龄党员调解室成员说。

今年8月,南塘镇大塘笃村李姨与梁叔因为两家田地相邻的排水沟的水口流向问题起了纠纷,二人甚至在激烈的争执中大打出手。“好心银龄党员调解室”老党员梁德权、梁田生接到纠纷后,分别向李姨、梁叔,还有周围邻居们,多方了解事情原委,把双方叫到村里大榕树下,充当“和事佬”,劝说双方。“坐一条板凳说同一家话,每人退一步,有理让三分嘛!”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终于解开了双方的心结。

银龄党员调解队伍到村中大榕树下调解邻里双方矛盾。

因案施调,“死结”变“活扣”

“每件案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在调解时找到突破口极为重要。只有找对方法,因案施调,才能将一个个‘死结’变成‘活扣’。”银龄党员调解队伍定期针对一些发生时间长、情况复杂、涉及面较广的矛盾,主动介入,在尊重当事人意愿的情况下因案因情因人而调,尽力寻求突破口。

年6月,南塘周岸村雨季降雨量特别大,导致南塘恒裕砖厂的污泥外泄,污泥横流严重影响到下游的农作物生长。农民张永坤种植在下游的百香果等农作物大批量损毁,损失惨重。张永坤认为农作物损失,恒裕砖厂应当负一定的责任,但双方各执己见,调解意见分歧较大,无法协商成功。双方就此持续僵持半年。

送锦旗感谢银龄党员调解队伍调解纠纷。

今年10月,南塘镇组织银龄党员调解队伍到现场了解情况后,分别做双方思想工作,耐心劝导把双方期望的赔偿金额拉近距离,再召集双方到好心银龄党员调解室进行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赔偿意见,赔偿金一次性付清后,双方各不追究。

调节过程中,银龄党员调解队伍从事实出发,在调查基础上对双方的说法进行分析,依照法律条款、公序良俗,再分别做双方的思想工作。“调解结果一定要当事人双方都认可,然后再在调解书上签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群众把问题从心坎上化解,调解才能有实效。”

叶洁

张庆杰李莹

叶洁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1
查看完整版本: 问题从心坎里化解高州市南塘镇银龄党员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