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长坡镇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村村过关”现场会在长坡镇旺利村委会召开,该镇党委书记黄柱辉率领上片6个村(社区)书记、主任先后学习了旺利村委会危旧房拆除一系列工作的经验做法。
会上,该镇党委书记黄柱辉再次带领与会人员回顾温习了长坡镇在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6个好”的经验做法。
——摸好底。乡村振兴任重道远,一定要摸清楚“家底”,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未雨绸缪,为后续的建设发展提供支撑。要因地制宜,首先就要摸清楚各村(社区)在长坡镇发展规划中的定位。其次要摸清楚各村(社区)土地面积,分类摸排,登记造册。同时,摸清楚村民情况,特别是中青年人才的“回引”,确保乡村振兴中人才支撑;摸清楚各村(社区)现行基础设施的铺设位置和使用状况;摸清楚各村(社区)种植特色和群众热切发展的愿望。只有充分了解“家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
——选好点。“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长坡镇35个村(社区)发展情况各有各不同,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学习借鉴其他地区乡村振兴建设经验的同时,不搞“千篇一律”的标准化作业,不能贪图省力,照搬照抄现有的模式,致使长坡镇乡村发展态势单一化。如,经济收入好的塘坑村注重加强现代化建设;靠近水库一带的村以保护好绿水青山,走绿色发展之路为突破口;文化底蕴丰富的旧城村委会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等。各村只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走准发展路子,才能事半功倍。
——借好力。在乡村振兴中,乡贤是重要推动力。如,在这次长坡镇特有的“四小园”建设中,乡贤捐资捐物总额接近万元,一批乡贤充分发挥资金和资源优势,慷慨解囊反哺家乡,积极推动乡村振兴进程不断向前。同时,长坡镇广泛联系发动乡贤,围绕乡村重点产业开展招商引资等活动,激励引导乡贤回乡投资兴业、返乡创业。根据“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的要求,有计划地发展特色经济的活力产业。如:塘坑村委会引进芦花鸡的养殖,乌石头打造香蕉产业园,银岗垌建设工业园等,乡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释放,成为了推动乡村风貌提升、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造好势。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一项又一项的惠农利农政策颁布。政策是指引,也是红利,吃透政策,善于运用政策,乘借全面乡村振兴的东风,重点支持特色产业项目落地见效,带领当地村民致富增收是关键。
——带好头。群众工作是农村工作重要的一环,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之处在于要有好的带头人。该镇要求镇村干部和各村(社区)书记要做好基层组织的带头人,特别是0余名党员干部要主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当先锋、作表率,既要积极作为,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久久为功,让群众看到党组织的旗帜引领,感受到党员的标杆示范作用,切实增强乡村振兴的引领力,更好地引领群众沿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正确方向阔步前进。
——动员好。乡村环境好不好、美不美,是群众关心的人居环境痛点难点。长坡镇常住人口接近10万,群众力量不可忽视。该镇坚持从群众视角,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动群众热情参与,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该镇充分发挥党群作用,解决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突出问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得到大幅提高,也让群众的心紧紧地拴在了一起,形成了强大的合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邱茜
周格而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创造更多价值